Thursday, March 19, 2015

信じること

什麼都不確定,什麼都不明白,
但是我想要相信。

珍而重之,
這樣的心情。

Monday, March 09, 2015

Here I am


不是只有離開台灣才叫未來   撰文者柯宜姍

跟我的理念相合點頭如倒蒜。
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透過探索與思考去發現它,經過努力去實踐它。
沒有出過國生活工作的人不會完全了解這邊的好,
不是不能到別的地方去,但我喜歡這裡,待著不行嗎?
會變好的,會改善的,即使不知道具體怎麼辦還是存著希望,還是想要相信。
在這裡出生長大,度過渾沌懵懂的時光變成現在的自己,希望這裡可以保留原本的美好價值地成為一個很棒的地方,大家都可以回來。
We will be fine.

我們就是想回來啊。

我們可以理解那些令人沮喪的說法,但這種充斥媒體的言論總是令人困惑,特別是對於那些因為主客觀因素而離不開的人們而言,誰都不想自己的人生被垂頭喪氣的言論所概括留在這裡的人們就比較沒有才華嗎?更何況這些言論,有部分來自於二、三十年前趁著世界經濟成長的浪頭上而享盡好處、如今仍幾乎掌控所有資源、甚或把資源帶離台灣的那個世代?另一位是在華爾街金融圈工作,後來也是漂泊到香港,一個經由網路提供金融服務的方式讓她靈機乍現,於是和夥伴辭掉工作共同創業。她到過許多城市,發現台灣就是一個住起來覺得最開心的地方。人們善良、熱情且彼此關心,服務業就是需要人的溫度才做得好。而民主自由的環境才能激發創意,只是一些舊時的法令和一些傳統家長制的思想把這些創意給箝制住了,但是她有信心這些會一點一滴的改善。當然,也是對這塊土地的情感因素,她說,她希望自己能夠創業成功,給年輕人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就算沒有成功,能夠帶來一點想法也好,要貢獻給自己的家鄉,而不是一走了之。台灣因為重重管制、金融業和資本市場幾乎萎縮、使得資本市場deal幾近寥寥可數。專利案件主戰場又在歐美,律師大量錄取造成惡性殺價,讓台灣律師費已down到亞洲最低。但即便面對這些困境,我還是反其道而行回來開設事務所。我想說的其實是,台灣產業面臨一個轉折的世代,而相關的法律服務業應該隨之改變,只是這一切需要時間,所以我的看法是樂觀的。更何況創業可以提供多一個雇主,進而多給實習或受僱律師機會,並提供我自己一個相對餘裕的空間,以專業的角色參加NGO 為台灣社會服務,這才是人生啊

每個人有他離開的原因,只要他願意而且能夠選擇,又沒有因為特殊原因被限制移動,誰也不能阻止誰,所以無論大環境如何,人們流動早已不是什麼特別的事情。歷史的高低起伏也是,誰也不能左右自己是在經濟起飛或是跌宕的年代出生成長,所能夠做的就是面對並與這個年代共存畢竟人生是需要相互交集而激發的驚嘆號,而不需要一連串沒有答案的問號和句點,不是嗎?

---
我們都寂寞,所以我們都不寂寞。 2011-12-20 Joey Chung (鍾子偉)

小時候眾人批評得很凶的一篇文章,但現在再看忽然有了不一樣的感覺,
也許當我已經走過,也許身在其中什麼也看不見說不出口。
第一頁還是廢話喃喃偏多讓人傻眼,應該就是20世代真假庸俗文青可是後面確有一些有趣的觀點。
在世界存在的位置為何,從哪裡來,又往哪去?
上班下班,休假出差,日復一日,當我們消失,會有何不同嗎?
我所做的事情有任何意義嗎?這是我想要的生活嗎?

「我當時也覺得,當我年紀漸長,一切都會越來越好。我們會變得更有智慧,更確定我們在生活中代表什麼。但是,事實不是這樣。每晚睡前,我還是有同樣的情緒。只是現在,又加上了工作壓力、疲勞的旅途、時差,和其他一百萬種新的擔憂。
事情沒有變得更好,只是變得更複雜,以致於我們因為太累而無法再思考更多。有時,當事情真的很糟糕,當我必須把整個辦公室的人裁掉,或是要進行一整個星期的談判會議,我會對自己說,『如果我不需要回到家後一個人面對這些該有多好。』」...在專業的、強悍的、理智的外表下,是充滿疑惑、寂寞、失落並且納悶一切我們正在做的事情是否對人生有任何意義。每個人都想嬴、都想升官、想變成老闆;想成為那個第一個買車、買房的人,想擁有最大的成就。如今,我們花了70%的精力在努力達成這些夢想和企圖,但我們中的許多人仍然不禁要想:「我們真的走在對的人生道路上嗎?我們努力讀書真的有用嗎?遵守所有規則、盡力達成夢想,如果到了最後,我們找到一份工作、去上班,然後像大家一樣重複每天的生活,直到驚嚇地發現第一根白頭髮?比其他人更早,像我們在30歲就變成一個業務經理,又怎麼樣?我們的人生有任何真正的意義嗎?」 
不管你做什麼工作、或從哪個國家來,都沒有關係。大多數時候,我們都很困惑,都在尋找答案,而且在每個夜晚感到寂寞。
沒關係。你會沒事的。我們都會沒事的。
You will be fine.
We will be fine.

----
12/9/2017 5:00:22 PM
「我們真的走在對的人生道路上嗎?我們努力讀書真的有用嗎?遵守所有規則、盡力達成夢想,如果到了最後,我們找到一份工作、去上班,然後像大家一樣重複每天的生活,直到驚嚇地發現第一根白頭髮?比其他人更早,像我們在30歲就變成一個業務經理,又怎麼樣?我們的人生有任何真正的意義嗎?」 
這些問題真的太太太殘酷
因為認知到某些事情
所以更早就踏上旅途
許多人最後,由於太累,被家庭、責任卡住而不能再想更多
事情沒有變得更好,只是變得更複雜,以致於我們因為太累而無法再思考更多。

我慶幸我有現在的生活
並且我可以在這旅途上
持續探索

Mindful Prayer

Here you are.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is month, you’ve been quietly writing down your seasonal and annual visions.  You began with an abstr...